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每市建设不少于2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将无障碍旅游公共服务有关要求纳入相关标准规范等多项惠及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益的举措。
《意见》提出,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之中,普及易于残疾人掌握和推广的文化活动和项目,提高残疾人文化活动参与率。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文化设施,推动基层创建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站、点)。每市建设不少于2个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残疾人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配置无障碍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特殊群体的需要,改造、配备无障碍设施。
在推进残疾人无障碍阅读服务建设方面,《意见》提出,积极融入全省全民阅读“五位一体”统筹改革大局,协调各级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和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场地和内容,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esball世博官网,并提供无障碍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要面向不同残疾类别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文化服务。
推进“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规范化建设及盲人阅读服务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览室(区),增加盲文图书和视听文献资源,配备盲文图书及有关阅读设备,为盲人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无障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做好盲人阅读服务。为阅读障碍者开发盲文出版物、大字出版物、有声读物,为残障人士阅读提供便利。
提高数字化阅读服务水平。组织开展针对残疾人的“掌上图书馆”等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争取各级全民阅读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阅读终端等媒介支持,提升阅读率。及时了解掌握数字阅读技术发展动向,把可为残疾人服务的各类新技术手段、新技术产品纳入各级公共文化单位服务内容,发挥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网络和音频资源以及各地盲人图书阅览室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做好残疾人阅读普及,使残疾人可以就近就便享受阅读服务。
大力开展“书香中国·阅读有我”“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主题活动,利用“残疾人文化周”“齐鲁书香节”等重要节点和活动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借助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资源优势,利用文化馆(站)esball世博官网、公共图书馆等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定期组织适合残疾人参与的国情政策教育、展览参观讲座等各类文化活动,引导带动残疾人读书学习,开阔文化视野。
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文化项目建设。“十四五”将在所有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各级残联要因地制宜提出“如康书屋”或“如康书角”建设意见,配合文化部门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各级公共文化部门要通过在“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内建设书屋、图书角、送书上门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帮助残疾人读好书、学科普知识、参加文化活动,让广大基层残疾人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成果。鼓励各类出版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爱心赠刊”“如康书屋”捐建等活动。
开展“聆听光影”无障碍观影项目。通过定期巡演、便携式设备播放等形式,实现送戏上门和无障碍电影观影活动。鼓励电影院线、有线电视提供无障碍影视服务,推动线上无障碍影视作品制作播放。
在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激发残疾人参与文化旅游热情方面,《意见》提出,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新业态,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通过建设残疾人“文创工坊”“美丽工坊”扶持一批残疾人非遗工匠,助推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鼓励将残疾人“文创工坊”等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展示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及非遗成果。
探索建立残疾人文化艺术产品销售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esball世博官网。鼓励各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免费或优惠为残疾人文化创业提供必要展示空间,支持残疾人发挥特殊艺术才能,参与文化创业。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针对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适合残疾人的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要将无障碍旅游公共服务有关要求纳入相关标准规范,加强残疾人无障碍、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层次旅游需求。
有条件的博物馆、纪念馆和旅游景区,鼓励运用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智能导览、人工帮扶等服务,满足不同类别残疾人共享文化旅游服务需求。
《意见》要求,加强残疾人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整合残联系统宣传文化资源,加快残疾人事业图片资源库和视频资源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的融合,聚焦服务基层残疾人群众,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以及“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爱眼日”“盲人节”“聋人节”等重要节点和残疾人事业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生动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及时报道扶残助残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增强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扶残助残行动中来。
积极扶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和师资培养。举办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推荐优秀节目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打造更多反映残疾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精神风貌、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艺术教育,支持开展残疾儿童书法、绘画、朗诵、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丰富残疾儿童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esball世博esball世博esball世博